【广州日报】援疆归途中,他们在万米高空展开生命救援
“一位乘客突发身体不适,飞机上如果有医护人员,请示意机组成员……”近日,从喀什飞往广州的南航CZ6835航班上,一则紧急呼救打破了高空中的宁静。刚结束在新疆的重症康复技术指导工作后,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康复医学科梁崎和冷雁医生,正乘坐这班飞机返回广州。危急时刻,他们果断站了出来,在万米高空上展开生命救援,成功救治了一名出生不到一个月且罹患复杂先天性疾病的患儿。

飞机上,医生们正准备闭眼小憩,机舱广播的紧急呼叫却令他们顿时睡意全无。“我们是医生!”梁崎医生、冷雁医生,以及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蔡霞护士长立刻起身示意机组人员,赶往患者的座位。
一名全身苍白的婴儿躺在亲人怀中,持续哭闹。“患儿极度消瘦,体重极轻,一直发出哭闹声,但流不出泪水。”梁崎回忆道。据家属描述,患儿自前一夜起未排尿和排便,昨晚至今仅摄入了20毫升牛奶。

医生检查后发现患儿上颚有裂口,皮肤薄如纸张,黏膜干燥,腹部膨胀且心跳异常快速。询问父母后得知,患儿有先天性腭裂并伴有重症吸入性肺炎、先天性心脏病,已经造成了心肌损伤。“孩子昨天才从我们当地医院的ICU出院,此行正是前往广州求医。”患儿父母说。
“孩子在严重的基础疾病上叠加了进食严重不足,目前处于明显的脱水状态,若不及时干预,将难以支撑余下的五小时航程!”因为飞机上医疗条件有限,所以无法像在医院里插胃管甚至建立静脉通道补液,梁崎当机立断让婴儿经口补水。蔡霞指导机组人员调配好适当浓度的糖水,装入奶瓶,梁崎抱着孩子,小心又精准地把糖水一滴滴地滴入患儿口腔一侧,大约10分钟后,患儿顺利摄入约40毫升糖水,全程无呛咳。

梁崎医生细心呵护患儿
为了更好地帮助患儿,三位医生与一旁乘客换了座位,随时关注患儿的情况,一次次地给他安全喂入100毫升糖水和50毫升婴儿牛奶,补充水分后,患儿黏膜逐渐湿润,逐渐安静放松下来,不再哭闹。长途飞行后,飞机安全抵达广州,此时患儿生命体征已经趋于稳定,随后顺利转入医院接受后续治疗。
“没想到陌生城市能遇到像你这样的好心人,如果没遇到你,估计到现在都不知道何去何从......”当天晚上,医生团队收到了患儿父亲的真挚感谢。

患者家属给救治团队发来感谢
4月29日至5月1日,喀什地区康复医学质控大会暨2025康复治疗技术培训班在喀举办。梁崎、冷雁等专家不仅指导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如何构建重症康复标准化流程,还完成了新疆首例膀胱测压造影,为一名年轻的脊髓损伤患者明确了神经源性膀胱的原因。“此行原意是为祖国边疆地区送去前沿医疗理念和指导,没想到在万米高空也为生命救援贡献了力量,很欣慰也很感动!”梁崎说。
文/记者 徐依励 通讯员 章智琦
报道链接:
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5/05/14/SF138237747179c42eddaa454cab72f1.html
报道时间:2025-05-14